电动汽车,也有“刺客”。
国产零部件新势力
随着各大车企纷纷加入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和部署,去年以来,被誉为“智能汽车千里眼”的激光雷达加快了上车步伐。2022年,国内将有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交付,不少观点指出,今年将成为国内激光雷达量产的元年。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日前,Innoviz中国区总经理苏淑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激光雷达量产的角度,2022年只是小规模上车,目前处于“从0到1”的阶段,能否迈过“1”这个门槛还有待商榷。言下之意,激光雷达的发展现在远未到大规模量产的水平。苏淑萍认为,如果年产50万台以上叫大规模,激光雷达大规模上车的
Robotruck想要成为现实,首先需要激光雷达行业突破“不可能三角”。
为什么说机会有时候也属于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人?
数码相机聚焦汽车。
主战场在哪儿、终点到底长什么样,要一边参赛一边摸索。
双方将在自动驾驶商用车及智能物流方面深入探索技术,并展开全面的业务合作。双方未来将共同研发打造基于ALS技术平台和硬件级图像前融合的车规级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传感技术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和智能物流业务的规模化落地。 根据协议,主线科技在港口自动驾驶与干线物流自动驾驶领域,将优先搭载探维科技96线-192线激光雷达产品,用于量产自动驾驶重卡的精准探测与感知。
寻找2022汽车创投圈新机会
打破传统的技术架构,打磨出一条一径独有的MEMS技术路径。
堆料“硬科技”定义自动驾驶?
随着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改进,未来的某一天里激光雷达将更好地为人类所服务,这也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利好发展。
创业公司一次次成长,长短线问题必有所取舍。
走过传统的分立式1.0阶段、集成式2.0阶段,未来激光雷达将迈入纯固态3.0时代。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力挺面向前装量产的蔚来ET7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交付,以及Innovusion持续关注与投入的技术自研创新项目。
百度和华为“向左”,腾讯和阿里“向右”
科班出身,易航智能成立之初就已具备完整的供应链能力。
独创的技术路线,是Camsense欢创科技决胜的关键。不仅让其在前期迅速打开市场赢得认可,还在当下的供应链环境下发挥了显著作用,使其在混乱的“战场”中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赢家。
如果能在成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将成熟的软件(算法)和靠谱的硬件(激光雷达)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或许就是我们未来的L5级别完全自动驾驶。
Bosch(博世)连续两轮注资,飞芯上演第一性原理与激光雷达的“碰撞”。
客服微信: cyzone2019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